Electron 开发踩坑记录
实现打开页面跳转系统浏览器期望实现客户端内有些页面跳转用户自己电脑的浏览器,而不是新开 electron 窗口 思路:拦截 window.open,识别参数处理文档:https://www.electronjs.org/docs/api/web-contents#contentssetwindowopenhandlerhandler 1234567891011121314const mainWindow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1000, height: 600, });// some unrelated thingsmainWindow.webContents.setWindowOpenHandler(({ url }) => { if (url.startsWith('http')) { shell.openExternal(url); return { action: 'deny'...
React18 防抖节流新实现
导读React18 起新加入了 useTransition 方法, 这个方法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又如何使用它实现更优秀的产品体验? 既然文章标题说到了“防抖节流”,那这个方法和防抖节流有什么关系呢,会是同样技术思路的内部封装吗? 我们从防抖节流这项前端技术人必备的小技巧切入,来看看新方法 useTransition 的面纱。 再谈防抖节流在绝大多数的产品交互中都都存在着两种数据反馈。一种是当我点击一个按钮,我希望它给我一份最新的数据;另一种是当我不断点击一个按钮的时候,我希望它始终给我最新的数据。在用户的角度,这两者的体验是具有一致性的,即当我“发生动作”时,我都希望尽快拿到最新的反馈结果。但在技术上,这两者是有巨大不同的,在 web...
正念思考(三)
这个月学习实践着 CBT 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老实说,整个收获上感觉是不如积极心理学对我的影响,我反思了下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月没有特别突出的情绪困扰,依然是适度的压力和焦虑,同时在自主感、意义感、生命力、胜任感上都有了一点点提升,这对于每天去挖掘负面情绪下想法的溯源在绝大多时候都没有什么负担,坦然地接收了某些自动化想法,看到了背后的根并且收集线索后觉得偏差度并不大。下个阶段考虑回到观情绪这个基础上,方向会更加针对情绪情进食问题来进行练习记录。 自动化想法我记得之前听到的一个案例,讲某个人每天晚上洗车的习惯,不管风雨或是多忙碌,都会在回到家后将爱车清洗一遍,某一天他的心情极度糟糕、他的身体也感觉非常疲惫,在吃完晚饭后他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停车场洗车,忽然,他意识到,他明明想要休息,为什么来这洗车,为什么洗车成为了一件被迫每天都要做的事,他意识到了自己被一些惯性的想法所裹挟。 而这个惯性想法的背后,其实是可以去深入挖掘的,比如或许他认为 “好车就应该每天保养好” -> “人们会通过我的车的干净程度来判断我” -> “我的车能体现我的某种能力”;又或者他认为...
银行知识体系
杂谈学习整理了一波关于银行的知识结构,当时的初衷记录是 不是要自己分析,是要有评判别人分析的能力 很多大v的圈子其实是重叠的,观点会形成信息茧房 很多大v的上游数据源在于各种分析师,但是分析师的立场其实是很工作化的,可能是业绩,可能是脱离一线的学术和数据 认知以外的钱赚的不安心 相信专注一个领域,在长期的时候里是能给到足够的回报的,相信知识的复利、资产的复利 做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更是让我觉得做这是有必要 我目前的单笔投入大额的都会针对大类资产配置,如债券、周期、大类指数、海外经济等等,很难去对更细的领域下重注,背后的原因是看不懂 整个金融体系的声音话语权是极度分散的,而大部分的声音都来源于相关从业者,大家都已经圈地坐下了,屁股决定说什么 很多人人本身很靠谱也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但是立场意味着有些事必须做,比如基金经理 耗时一个月,整理了银行业务的基础架子,下一步会去摄入更多的信息来源,并且试着去深入财报数据做对比 导读 全部内容发布在 布幕社区,好像需要登陆查看 从了解 银行业务...
正念思考(二)
...
正念思考(一)
写给自己,对近期正念练习的回顾 会期望正念带来什么,解决什么正念练习的时候,提供了一个隔离其他所有事情的独处的、暂停的空间,但结束、离开这个正念的空间之后,所有让我操心的、焦虑的事情依然在那,这些事情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依然需要解决/面对、依然需要充满不确定、不安地寻找解决的办法。 那么正念带来的,还是回归到「觉察」和「接纳」这两种能力的锻炼上。解决问题是某个事情的阶段目的,而我现在正通过正念练习来觉察我那些挥之不去的想法泡泡中 事实 的部分和 判断 的部分以及带来的...
关于说服
一、重新看待「说服」首先最重要是正确看待「说服」,「说服」绝不能是「说教」,虽然我们要运用说服但不能表现出「说教」,毕竟没有人喜欢被“说服”。 一个好的说服状态在被说服者的角度上应该是 「我想明白了」,而不是「我被说服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自我说服的部分。 当然,其实真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被“说服”,我们做的很多选择,都是基于外部环境的说服,但我们大多数时候不会这么觉得,因为这是「我想明白了,我选择这样」。 最强大的说服,都是「自我说服」。 基于自我说服,利用 引导定向思考、自我认知协调 等方式来达成。 二、最强大的说服来自「自我说服」2.1 引导定向思考我们大脑都有寻找捷径的本能,尤其在我们需要快速作出决策的场景,而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如此,投入、深入分析这样宝贵的注意力我们大脑只会放在认为对我们当下或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都知道给人事物「贴标签」,我们也都有「偏见」和「刻板印象」,正是这些帮助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来寻找捷径。这里我想说,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 diss...
组件设计修炼之道
组件设计剖析(前序)本文是该系列的开篇一,在开始前,我想聊聊这个系列将做什么、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及未来如何不断挖坑。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独立组件、组件框架,身为开发者我们最常做的是被市场调教 API 使用习惯,我们会局限于一类常用的组件暴露出来的使用方式而难以去适应另一类组件,就像是一个个社交群,如果你一往而深地融入 A ,就难以去接受 B ,而你创造的文化(组件)也在不断的加深这个文化圈。身处“改变世界”伟大理想的一名壮士,我们需要一起去探索各种组件设计及架构的“同”与“不同”,探索那些历史遗留的不好,挖掘那些新兴的好、复古的好,辩证看那些组件设计中的“纠结点”,给更多基础建设开发者参考,让整个大社群往更好的方向走。因为在这个当下,很多“好”是不被习惯的,它需要时间给予变迁。 想借这个系列,跟大家一起去多看看各种组件的设计思路,...
我的2019
2019年,工作的第四年,回顾这一年在生活和想法上都有了太多的变化,有了更多想做的事情,希望在这不太平的2020,吐故纳新,能按照自己规划的80%完成就心满意足啦。整理回顾我的2019最重要的5件事。 理财踏入了一只脚今年总算是在理财方面,有了一颗安定的心,虽然明白自己有很多无知,经验方面更是缺少,但有了安抚自己心理的方式,明白之后适合自己的方向策略可以是怎么样的。今年在理财上尤为大的收获,其实就是在心理的舒适感吧 —— 不为回撤担心,不为追盈焦急,为自己划定我能收获的范围,并反思策略而非我自己。 2018...